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
(相关资料图)
兔兔,萌宠可爱。千百年来,它以不同的形态伴随着人们,曾经作为祥瑞之兆的白兔、考古遗址中发掘出来的“玉兔”、《嫦娥奔月》中在月宫捣药的玉兔、“茕茕白兔,东走西顾”的传唱,以及现在作为宠物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兔兔……兔兔早已不只是一种动物,它融合在民俗中、神话中、文学作品中,拥有了特别的含义和象征。
而作为包含了人类历史与记忆的非遗,自然也少不了兔兔的身影。1月22日,大年初一,四川非遗大拜年,快来看看你最心仪非遗作品里的哪只兔子?
成都漆艺:成都漆艺是我国最早的漆艺之一,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它发轫于商周时期,兴盛于秦汉。扬雄在《蜀都赋》中以“雕镂器,百伎千工”来盛赞成都漆艺的精细。成都漆艺具有明显的特色,以“三雕一刻”为代表性装饰工艺,即雕嵌填彩、雕填影花、雕锡丝光、拉刀针刻。成都漆器以天然大漆为主要原料,珠宝、螺钿、蛋壳等都可以用作装饰材料。成都漆器精美华丽、光泽细润著称,既可以是华贵的重器,也可以是简约的日常用品。金沙遗址出土的漆器残片、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至今仍旧保持着光亮。
雕花填彩十二生肖圆盘——兔 成都宋西平漆艺工作室供图
道安大师银花丝工作室供图
蜀绣:蜀绣又称川绣,起源于川西民间,已有上千年的历史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春秋时蜀地把丝织品、麻织品运往秦国都城雍进行贸易,至两晋时,刺绣品已成为蜀地特产。隋唐后,随着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,蜀绣的发展达到历史上的高峰。蜀绣技艺以针法见长,用线工整,设色典雅,多以表现芙蓉、熊猫、鲤鱼等图样。
前途(钱兔)似锦 孟德芝蜀绣大师工作室供图
藏族编织、挑花刺绣工艺:藏族编织、挑花刺绣工艺(以下简称“挑花刺绣工艺”),是千百年来嘉绒藏族充分利用当地资源,在不断创新和吸纳汉族挑花刺绣工艺的基础上,形成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。2011年,该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“一学剪,二学裁,三学挑花秀布鞋。”藏族编织、挑花刺绣工艺不仅是一项技艺,也是记录民俗风情的载体。
十二生肖——兔 杨华珍藏羌织绣大师工作室供图
成都面人: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。南宋《东京梦年录》有记载:“有油画糖蜜造如笑宠儿。”2011年,成都面人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成都面人是以用面团捏出各种造型的人物、花鸟和动物的传统技艺,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,也是成都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。
成都面人省级非遗传承人熊家全供图
东峰剪纸:东峰剪纸,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。邵雷是该技艺的第二代传承人。除了传统剪纸艺术中的平面化表达,“东峰剪纸”还将立体剪纸灯和贺卡纳入技艺范畴,在传统之上进行了创新。
剪纸技艺传承人邵雷供图
新津纸艺:新津纸艺是以不同粗细的纸条为材料,通过卷、捏、折、搓、捻等手法制作的纸艺画,有平面画与立体画两种不同的形式。新津纸艺的工艺分为三个阶段,草图绘制、部件制作和零部件固定。
新年福兔系列 新津纸艺传承人江学春供图
新年福兔系列 新津纸艺传承人江学春供图
新年福兔系列 新津纸艺传承人江学春供图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