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草书、行书、楷书、隶书四种字体当中,“隶书”是其余三种的起源。
【资料图】
2、字体演变过程:甲骨文——金文——篆书——隶书——草书——楷书——行书 隶书:隶书产生于秦代,盛行于汉代。
3、在秦代,隶书与小篆并行,是书隶日常抄录公文的便捷字体。
4、小篆难写,不能适应秦代公文往来的需要,多用在比较正规的场合。
5、为了便于快捷地书写,隶书将小篆圆转均匀的线条变成方折平直、粗细有致的笔画;将小篆纵长内聚的结体风格变为横扁舒展;此时的隶书成为不再象形的汉字符号。
6、隶书对汉字字体的改变是巨大的,因此,“隶变”就成了古今汉字的分界。
7、小篆以前的汉字为古汉字。
8、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象形性强,定型性差,字由线条构成,没有形成构字的元素──笔画。
9、隶书以后的汉字为今汉字。
10、今汉字的特点是符号性强,定型性强,字由种类有限的笔画构成。
11、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正式的书写体,也称为“汉隶”(也称今隶)。
12、汉隶书写风格多样,一种以方笔为主,如,《张迁碑》;一种以圆笔为主,如,《曹全碑》。
13、 草书:草书是秦隶的草化、连笔而成。
14、章草中还保留隶书的波磔,以杜牧《急就章》为代表。
15、今草将隶书的偏旁结构、象形性消失,由于它笔画相连,越发展越潦草难认,不合楷模,所以渐渐由实用转变为书法艺术了,如,晋代王羲之的《十七帖》,唐代张旭的狂草等。
16、 楷书:楷书又名真书、正书,产生于汉末,盛于魏、晋、南北朝,成熟于唐代,一直沿用到今天。
17、它完全清除了隶书中残存的小篆的影响,形成了完善的笔画系统。
18、楷书的特点是:形体方正,横平竖直,笔画清楚。
19、至今成为汉字通用字体。
20、从书法艺术上看,以唐代的欧阳询、虞世南、颜真卿、柳公权等为主,形成不同风格的楷书大家。
21、 行书: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体,介于草、楷之间,既不像草书潦草,也不像楷书工整,笔画连绵呼应,字字独立,写得快,认得清。
22、是人们常用的手写体,它和楷书一样并行使用至今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看了会喜欢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