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博物馆联盟成立后首个联展来在5月20日启幕,跨越7200年的太阳鸟再次“飞”入沈阳博物馆。联展期间,每次去参观太阳鸟,总是忍不住回忆一下那座曾矗立在市府广场上的太阳鸟雕塑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【资料图】
图片来源于网络
恍惚间,几十年就这样过去了,再来这座广场,一切仿佛都没有改变,又仿佛一切都变了。
在胶卷尚且珍贵的时代,谁又会错过与太阳鸟合影的机会呢?那时候每次来到市府广场,都会有“合影留念”的呼喊声此起彼伏,于是我们总会正襟危坐,看看揽客的人会不会把自己错认成“外地人”,然后当然人家问你“拍照不”的时候,莞尔一笑,“我们天天来”。
那时候的市府广场,还有“大辫子”穿行在这里,那时候的火炬大厦是当时的“网红”,那时的青年大街还是“年轻”的样子。
被忘记的记忆——青年大街
儿时的青年大街是遥远而神秘的,前几天朋友问我以前的青年大街啥样,我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,我对青年大街的记忆,竟是空白。
翻看陈旧的相册,我才依稀记起,儿时的青年大街。原来,青年大街,不是现在的样子。那时的青年大街,是甩着鞭子的“15路”,是粉色的北方图书城,是彩色的夏宫,是游湖放舟的青年公园,却唯独不是我们熟悉的万象城,K11,盛京大剧院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你记忆里的青年大街什么样?
我翻阅了一些资料,才发现,原来早在1894年,这条南北干道就已经形成了一条未命名的土路。鲁迅说,“这世上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,便有了路”,青年大街,也许就是这段话最浅显的解释吧。
这条城市的主动脉,原本不曾是路,但在历史的巨轮中,它慢慢生根,发芽,并在1957年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字——青年大街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那一年,青年大街北至市府大路,南至文化路,这短短不到四公里的道路,就是最初,青年大街的雏形,而当时,谁也没有想过,这将成为沈阳城市核心动脉,成为“中央都市走廊”。
眼泪与欢笑,印记五里河
沈阳人从来都是这样的务实,当岁月逐渐洗涤了记忆,我们印象最深刻的,永远是2001年的“足球之夜”,那一夜狂欢,也许你不是球迷,也许你并不知道这是历史性的一刻,但你一定记得,那一天,放假半天,那一天,无论走到哪里,都能听到“出线了”!
图片来源于网络
2001年10月7日,沈阳五里河体育场,中国队1-0击败阿曼!这是中国历史性第一次、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,闯进世界杯的决赛圈,那一夜沸腾的不仅仅是球迷,每个人都在为了这个时刻狂欢。
其实,五里河体育场一直是中国足球的福地,它也一直是无数球迷心中的圣地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遗憾的是,由于沈阳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分赛场,五里河的硬件条件已经不符合奥运会的要求,相关部门再三讨论后,决定于2007年2月12日15时整,对其进行爆破拆除。在宣布五里河即将与我们告别的那一夜,也成了无数球迷的又一个“不眠夜”。
爆破当天,无数球迷或前往周边,或观看报道,用自己的方式,与这座承载了球迷欢乐与泪水的建筑告别。那一天,虽然我们也曾无奈,也曾无力,但我们也知道,也许岁月会冲淡我们对五里河体育场的记忆,但不会降低他在我们心里的地位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无论何时,提起五里河体育场,我们都会想起那场疯狂的比赛,会想起中国男足曾经的辉煌。也许现在的足球正在逐步落寞,也许五里河体育场也终将彻底消失在上一代人的记忆中,但我们知道,我们的体育精神,正在被精心的保存,并传承了下来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图片来源于网络
就像是青年大街,虽然地标会更迭,城市会变化,但不变的,是沈阳人不服输的精神,是东北人勇于拼搏的生命力。五里河体育场与奥体中心,恰如城市的更迭,老一辈见证了第一代地标的建设与消失,新一代人建设了城市新地标,而现在,新新人勇闯职场,我们也相信,每一代人,都会拥有自己的“金廊”。
不再“年轻”的青年大街
从1957年青年大街定名算起,青年大街的发展也是起起伏伏。1958年,市政府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资,10月,南北干线北段的的柏油路建成,成为沈阳解放以后的新建的第一条南北主干道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1965年,沈阳决定拓宽文化路至浑河桥区段,1970年,市府大路至浑河桥全段正式定名“青年大街”,其后三十多年间,青年大街多次进行了拓宽、整修、翻建,于是,青年大街不仅有了“车行路”,而且有了“人行道”,而且,青年大街的立交桥横空出世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,青年大街成为沈阳道路畅通工程改造重点,老建筑在爆破与轰鸣声中消失,青年大街开启了景观化改造,高压线入地,更换了新型灯杆和美观的铁艺围栏,修建新的公共汽车乘降站,仿佛一夜之间,青年大街就变的不一样了。
算下来,如今的青年大街也是“年过古稀”了,但尽管它的建设历程久远,实际进入发展高速期,也不过短短20年。
从青年大街到金廊——记录城市脉动
上世纪九十年代末,青年大街的发展势头逐步加速,这几年间,辽宁省气象局大楼、夏宫、北方图书城等第一代青年大街沿线地标拔地而起,与辽宁省体育馆、五里河体育馆等老地标交错辉映,用“地标更迭”谱写着这条城市主动脉贲张的脉搏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图片来源于网络
2003年去沈阳对城市发展空间重新进行了规划布局。并首次提出了“南北金廊”中轴线和东西浑河中轴线的概念。到了2004年沈阳金廊开工的项目总数已达28个,2005年,金廊开工的项目数已经增加至32个,总投资达245亿元。
到2023年,金廊已经不知不觉中走过了20年,而青年大街从定名到现在已经有了近70年的历史。如果说青年大街已经不再“年轻”,那么承载青年大街记忆的金廊,则是这条主动脉的升华与扩展。
图片来源于2015年市建委《沈阳城市建设摄影大赛作品展示》
从城市交通主动脉,到城市中央都市走廊,从CBD到东北亚中心,金廊走过的这20年,是挥泪告别老地标的20年,更是万象城、K11、盛京大剧院等新地标拔地而起的20年,可以说,这座城市踩着老地标的印记,在金廊上,谱写了一篇城市发展史。
今年是金廊建设20周年,从2003年老浑河桥爆破,到2013年宝能环球金融中心奠基动工,再到2023年恒隆、华润置地、嘉里、宝能、新世界等“集齐”全球知名房企,沈阳金廊的建设,恰好踩着城市的发展轨迹前进,更是见证了沈阳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。
值此金廊建设20周年之际,栋察楼市正式启动特别系列策划《城市足迹 金廊印记》,和您一起回望金廊20年,共议沈阳新格局。
关键词: